國內游:6626777 出境游:6626888 機票:6150888

[浙江江山:景色如此多嬌]
作者:楊宇 時間:2012/5/22 16:39:03
江山,這個引無數英雄競折腰、令無數騷客競風流的大氣磅礴之詞,被位于浙贛閩三省交界的江山市用作了城市名。徐霞客于1620年、1628年和1630年三過江山,留下了描寫江郎山、仙霞古道、廿八都、浮蓋山等地的文字。“你來,或者不來,江山就在那里,萬古錦繡”。
江山之名,其實是以山名縣,出自城南的江郎山。江郎山一直被周邊的武夷山、三清山、龍虎山等“大牌”名山的光芒所掩,直到2010年才被世人矚目,成為浙江第一處、中國第40處世界自然遺產。
江郎山被譽為中國丹霞第一奇峰,自古以奇險著稱,奇在“三爿石”,險在“三爿石”。“三爿石”從半山之上拔地而起、自北向南呈“川”字形排列的三座山峰,系全球迄今所知最高、陡崖環繞的礫巖孤峰。站在十余公里外遠眺“三爿石”會發現,沒有起轉承合,若遇上煙云繚繞,則時隱時現、壯觀詭異。無人知曉,壁立萬仞的“三爿石”,是想支起一片天還是刺破一片天?
關于“三爿石”,有很多傳說,有一則說的是,當地江家有三兄弟,分別叫郎、亞、靈,他們邂逅了一名叫須女的下凡仙子,心生愛憐之情,須女返回天庭后,江家三兄弟天天站在山巔守盼,日久天長便化身為郎峰、亞峰和靈峰三座巨石。
“三爿石”三峰之間有大弄、小弄可出入。郎峰和亞峰的“一線天”被地質學家勘定為“中國一線天之最”,鬼斧神工劈就的郎峰平均坡度88度,徐霞客曾止步“登天坪”。如今有了登峰石階,可以圓古人的“登天夢”了。在這,說是爬山,不如說是攀崖——山路幾乎直上直下,佇立峰頂,宛若云中客。
仙霞古道:腳步踩成的歷史
仙霞嶺間的仙霞古道緊扼浙閩贛三省要沖,被稱為“東南鑰匙、八閩咽喉”。
古道北起江山清湖碼頭,南至福建浦城,熙熙攘攘了1000多年。仙霞嶺主峰俗稱仙霞關嶺,這一帶的古道已被辟成旅游景區。

兩旁古林參天、篁竹蔽日,清雅有如公園,唯有刻進石板路的車轍深印和縫隙間的青苔野草,讓人一窺歷史的痕跡,走上一段,便仿佛穿越上千年,化身為趕考的書生、守關的士卒、行吟的詩人,用腳步把古道踩成歷史。
古道的開辟民間有種說法:公元878年,黃巢起義軍由浙東出海至福建,因無船只,又遇高駢部將張璘抵抗,只得回師取衢州,其間要經過仙霞嶺。黃巢刊山開道700余里,后被世人稱為“仙霞古道”。
廿八都:“萬國建筑博物館”
當目光如歸林倦鳥,遠瞰被關隘與大山拱衛著的廿八都,仿佛那就是溫柔鄉。已無從揣測徐霞客在荒山野嶺中乍見廿八都時的心境,世上總有些東西是不變的,譬如羈旅,譬如家。投宿在念八鋪客棧,看到客棧里“在世界行走,為廿八都停留”的宣傳畫,霎時像被閃電擊中。
作為仙霞古道貨物中轉的第一站,廿八都曾是三省邊境的大商埠,南來北往,人聲鼎沸,富足了數百年。昔日的繁華凝固在了古色古香、雕梁畫棟的明清建筑上,孔廟、文昌閣、萬壽宮、水星廟、忠義祠、觀音閣、老衙門等,無不漫漶著古風。
住上兩天,便從廿八都的悠閑中品味出幾分神秘。古鎮多為一姓一族聚集地,這個“方言王國”、“百姓古鎮”,有3600多人口,卻有13種方言和141個姓氏,先民的風俗習慣互不干擾地流傳至今,跑旱船、鬧花燈、剪花紙、牽木偶、插刀肉、踩高蹺等民間藝術代代相傳,徽派、浙派、贛式、閩派甚至西洋風格建筑交相輝映,讓這個小山窩有如“萬國建筑博物館”。